SheepChef Blog
何時までも夢へ求めてる
SheepChef Blog

中国高考体制下的人口阶层

各位好,又是一个开学季。

这篇文章里,笔者想要讨论在中国高考体制影响下,人口阶层的相关特征和流动性,并以此为依据回答几个重要问题。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真实统计数字或者权威文献。

这是笔者第二次写关于高考的文章。上一篇是英文的,或有些难懂,因此这篇打算使用中文。

现代中国的人口阶层

中国的人口组成十分复杂,人口阶层亦会根据划分依据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为了简明易懂,本文所述“人口阶层”皆以“资源拥有量的差异”为依据划分。

如此,中国一共可以划分出十个人口阶层[1](按资源拥有量排序,后附该阶层在全部人口中的占比):

  • 1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2.1%
  • 2 经理人员阶层 1.5%
  • 3 私营企业主阶层 0.6%
  • 4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5.1%
  • 5 办事人员阶层 4.8%
  • 6 个体工商户 4.2%
  • 7 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12%
  • 8 产业工人阶层 22.6%
  • 9 农民阶层 44%
  • 10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3.1%

一般来说,为了易于各位理解,可以简单地将1~3层划分为“资产阶级”,将4~10层划分为“无产阶级”。而在无产阶级中,又可以将4~6层划分为”中产阶级“。至于7~10层,则是人们常说的”社会底层“。

不难看出,中国的阶层呈现出了标准的金字塔型,位于7~10层的人口占了全部人口的八成以上。其中农民阶层的人数最多,占了总人口的近五成。

中国人口阶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在众多因素中举足轻重的一项便是高考。高考一直以来被人们誉为”阶级跃升的窗口“,但笔者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

高考制度究竟为中国的人口阶层提供了多少流动性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先了解高考的录取率。

高考的录取率

想知道高考的录取率,要从中国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开始算起。

以2021年高考为例,2021年参加高考的应届考生,年龄绝大多数为18岁,即在2003年出生。

参照统计数据[2],2003年一共有1599万名新生儿,这些新生儿都是2021年高考的适龄应届考生。

参照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21高考报名人数为1078万。

我们不难看出,2003年的出生人口和2021年的高考报名人数中间有约521万人的差值,这些人大多是在初中就被筛选下来了。粗略计算一下,仅有67%的新生儿在18岁时有资格参加高考,差不多是三选二。

那么,在这1078万名考生中,有多少人被录取了?有多少人考上了一本?有多少人考上了211/985名校?

2021年,全国高考的毛入学(包括一本,专科等)人数为1001万人,有77万名考生被淘汰

一本录取人数为181万人(占入学人数的18%),有820万名被录取的考生没能考上一本

全国211大学录取总人数为52万人(占一本人数的29%),有129万名一本考生没能考上211

全国985大学录取总人数为18万人(占一本人数的10%),有163万名一本考生没能考上985

其中,清华和北大的录取总人数为8200人(占一本人数的5‰,新生儿人口的5‱),淘汰了99.5%的一本考生

统计数字可以直观地体现出高考的录取率,让我们感受到高考这个大漏斗的“威力”。

但我们还剩下一个问题——高考如何影响社会阶层呢?

高考如何影响社会阶层

高考对个人未来社会阶层和薪资水平的影响是显著且有限的。

在 Ruixue Jia, Hongbin Li 等研究者发布的一篇名为《The Value of Elite Education in China》(中国精英教育的价值) 的论文中,通过相关统计学手段向人们揭示了高考的“一分”对人口阶层的影响有多大。

论文中,研究者采用了名为“断点回归”的统计手段,统计了一本线上一分(即刚好压线被一本录取的人),和一本线下一分(即刚好低一分而没有被一本录取的人)在未来的薪资水平。相关统计数据如上图所示。

不难看出,一本线上和一本线下的薪资水平呈现出明显的断层。不难看出,低于一本线时,工资水平与分数高低关系并不大。反观一本线上的数据,工资水平和分数高低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高考对个人影响的显著性便体现于此。

在上个主题中提到,中国高考的一本录取率仅有约18%,这便不难解释为什么中国底层人口那么多了。

除此之外,研究数据还对两组人员的父母收入情况进行了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考上一本的学生的工作收入偏高,且所有学生的收入都和他们父母的收入呈现出强烈的正相关性。(纵轴代表学生的收入,横轴代表家长的收入,红点代表一本考生,蓝点代表二本考生)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高考对人口阶层流动性的影响十分有限,因为父母的收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收入水平,学历在相比之下反而是附属物。研究者在论文中指出:

考试分数高于一本线提高了孩子的收入水平,但不会改变孩子和父母收入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The Value of Elite Education in China》

对上图进行标注之后,我们发现,当家长的收入高到一定程度,即使孩子没有考上一本,收入也将比相当一部分考上一本的孩子高。应了中国那句古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研究者还调查了两组人”成为全国人口 Top 20%“的概率,即进入上层社会的概率:

这张图的特征更加明显,只要家长的收入足够,孩子的阶层就不会低到哪去,学历的高低相比之下已经不重要了。这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现实写照。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这种特征的呈现是必然的。家长掌握的教育资源的多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孩子的成绩高低,而教育资源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资源,那么谁掌握的社会资源最多,谁就越有可能赢下“高考”。

遗憾的是,前面已经说过,中国的底层人口占了总人口的八成以上,超过半数的社会资源都被掌握在那两成的精英手中。这让寒门学子考上名门学府的概率变得微乎其微,反观那些“地主家的傻儿子”,收入却并不比那些侥幸考上了985的寒门学生差多少。

如今的人们过于相信幸存者偏差,都认为“寒门出贵子,逆境出人才”,却忽视了宏观数据下的真实情况。当然这也和媒体的宣传脱不了关系——它们大肆宣传“误导性鲜活个案”,最终促成了幸存者偏差的出现。

回到标题提出的问题:高考如何影响社会阶层呢?

从毕业后工作收入的角度来看,高考对于二本及以下考生的薪资收入影响不大,对一本考生的影响显著——前者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后者的薪资与分数呈正相关。

从人口阶层流动的角度来看,高考对阶级流动的帮助不大——老子是领导干部,儿子怎么着也得混个公务员;老子是工人,儿子大概率也是个工人,除非有”奇迹“发生。父母的阶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孩子的阶层,但笔者不否认”误导性鲜活个案“的存在。诚然,统计数字中仍然有微乎其微的录取比例——约为1.1‱,笔者将其称之为”奇迹“并无不当之处——是独属于那些寒门贵子的。如果各位读者愿意相信那些”误导性鲜活个案“的话,还请随各位尊便,笔者没有理由阻止你们追逐那万分之一的机遇。

尾声:你相信梦想吗?

本节标题有些奇怪,有所谓“相信梦想”一说吗?

放在高考的大环境下,这句话又显得有些沉重。

五分之一的一本率,二十五分之一的”211”率,百分之一的“985率”,万分之五的“清北”率…..

每个高中生都有高考梦,每个高中生都愿意相信高考梦。但在现实面前,梦想显得十分不堪一击。笔者曾经相信过梦想,但现在的笔者不再相信梦想。

冷静地分析现实后,笔者不再对“奇迹”抱有幻想,而仅仅追求力所能及的幸福。笔者是幸运的,有幸在一个中产家庭中诞生;笔者又是不幸的,不幸出生在这个人人内卷的年代。

乳臭未干的孩子们常常说:“我长大之后要当个科学家!”,笔者也曾如此发誓。而今,冷酷的现实摆在眼前,儿时的梦想被彻底粉碎,连尘埃都不曾留下。

笔者放弃幻想,但不放弃希望。区别在于幻想是不切实际的,可能性极低的空想,而希望则是现实一些的,不至于“遥不可及”的,指引人们前行的一束光。

很喜欢柏拉图说过的一句话:

愿大家相信我如下的忠言: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与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 柏拉图

希望各位读者都能抓住希望,走向上的路。

4.5 4 投票数
文章评分

References

References
1 参见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2002年)
2参见 中国国家统计局2003年度统计公报
感谢您一直阅读到本文的最后!
如果您觉得本文写得不错,欢迎您转发支持我们。
# # #
首页      综合      中国高考体制下的人口阶层
Avatar photo

SheepChef

文章作者

Webmaster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SheepChef Blog

中国高考体制下的人口阶层
这篇文章里,笔者想要讨论在中国高考体制影响下,人口阶层的相关特征和流动性,并以此为依据回答几个重要问题。
扫描二维码继续阅读
2023-02-18